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6月 2, 2025的文章

閒談日記

圖片
   不知現今還有多少人在寫日記?我說的日記是指用筆寫在紙本的這種。其實你祇要去一趟書店文具用品店,你仍然買得到精美的紙本日記,有些不止紙張高級,印刷精美,還可以上鎖,表明現今仍有人在寫紙本日記。     我還存留不少紙本日記,大都斷斷續續的,寫完一整年的僅16本,顯示我堅持精神還是很不夠的。年少的日記,基本記錄的是感情生活。青年時期,我記錄很多孤獨、迷惘,對人情世態的不解;不乏失敗的挫折,成功的欣喜,開悟的成長,自以為是的執見。     我佩服那些堅持一生都在寫日記的名流,常妄想自己的日記説不定也能成為「歷史資料」,被人膜拜,被人引用。後來證明:妄想,畢竟就是個妄想。回顧自己的日記,不外乎一些雞毛蒜皮,就算有丁點知見上的長進,也是卑之無甚高論,怎麼夠格作為未來史家可以引用的「史料」?但是,這些日記還是寶貴的。畢竟它記錄了自己從幼稚不堪到逐漸成長穩重的完整過程。     我成家之後,仍然記日記,整整15年,都在記錄和前妻吵吵鬧鬧的瑣事,唯獨前妻所生的一對男孩逐漸長大,和孩子的互動記錄,看他們順著自己的期待長大成人,令我感到無比快慰。      後來我成為文科學者, 甚至嘗試用文言文寫日記,搖頭擺尾,咬文嚼字自我娛樂一 番,很快警覺到是在自綁手腳,立刻改回原來的記錄方式。之後因為教學的忙碌,論文寫作的壓力,基本上已經中斷紙本日記寫作。     我在80年代就已電腦化(精確地說是民國74年),很快展開電子日記寫作。我打字算快,當年存儲設備不若今日之方便,有時更新了系統,也恰好遺失很多資料,包括日記在內。     臉書出現之後,改用臉書記錄生活,既可以添加相片資料,又有互動的模式,何樂不為?於是每天的臉書內容都刻意弄得五花八門,非常精釆;因為我仍然以寫紙本日記的精神在臉書「展演」我的生活。Potato Media出現之前,我已在報紙和各類入口網站提供的空間經營部落格,置入各種生活感受、讀書心得,靈修成長,紙本日記的那種 「作者兼讀者」寫作模式勢必得改變了。雖然仍在記錄生活,但是既已「面向讀者」, 不僅寫作模式得改,心態也不得不改。     寫作已經是非常個人的事情,日記中的記錄更是「私密中的私密」才是,可當...

回憶幾隻愛貓及其他

圖片
    與內人結褵17年,先後豢養過6隻貓。相處最長的,和我們的婚齡相當;相處得最短的小白,也快七個月。極盛時期家中同時養了三隻貓。其中比較名貴的是金吉拉,另外兩隻美短摺耳貓、一隻混種的摺耳貓,都堪稱是「千金小姐」「萬金少爺」。      (金吉拉Queen原是妹妹的寵物.李建崑攝影)      (幼貓期的黃小咪.李建崑攝影)      (蹲踞在印表機的胖喵喵.李建崑攝影)     後來,我到香港某大學擔任客座教授,曾送出第一隻摺耳貓Lucky,其他貓咪先後因自然生命終結而消逝,如今衹剩下流浪貓小黑與小白還在身邊。我為貓咪拍了數千張相片,大半只為記錄牠們的生活及我們夫妻與貓咪的互動, 原談不上審美的價值,然而隨著時空的變遷, 逐漸出現意義,也產生價值。      (會抱拳拜託的lucky.李建崑攝影)     重新觀看這些相片,是在不同的住居拍攝的,環境會改變,對貓咪的感情依然不變,反而喚起溫馨的回憶。 我想起曾租賃42坪的大房子 ,沒有客廳,而書房就是客廳。我典藏了將近3000本書, 在這個大客廳和貓咪、書本、老婆為伍,熬夜讀書,寫出學術生涯中比較重要的著作。      (黃小咪佔領我的椅子.李建崑攝影)      (黃小咪擁有超長的身裁.李建崑攝影)      (難得拍到打哈欠的黃小咪.李建崑攝影)     沒想到承租九年後,房東突然要賣房子,出了近千萬的價碼,要我買下她的房產。我們實在買不起,衹好搬家,八個月後,又遷回原社區,感謝主!這次是以「屋主身分」入住到另外一棟房。貓咪們隨著我們怏然遷出, 歡喜搬回。當然,暱稱〔呂美人〕及〔大貓〕不以為忤的咱老婆,都曾見證到我這個老宅男是如何週詳計慮,多方照顧我們的愛貓。 (膽小怯懦的小白.李建崑攝影) (壯碩篤厚的小黑已經八歲.李建崑攝影)     我再婚之前從沒養過寵物,然而老婆從待字閨中就是個愛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