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中公園,半世紀的老朋友
您有多久沒來台中了?對外地遊客來說,台中公園幾乎是必訪之地;而對我這個移居台中半世紀的「新」住民來說,這座老公園早已成為生活的一部分。雖然我是台北人,但自從來到台中唸大學、落地生根。而這座始建於1903年的公園,至今仍是我最常走走逛逛、沉思小憩的地方。 (湖心亭.李建崑攝影) 台中公園佔地約十萬八千多平方公尺,中央那片靜謐湖面,約一萬三千多平方公尺,是許多人記憶裡划船的場所。湖心亭就像是這座公園的靈魂標誌,倒映在湖面上,美得恰到好處。公園裡還有不少景點:望月台、更樓、砲台山、抗日勝利紀念碑……每一處都藏著歷史的氣息。 (李建崑攝影) 走在公園邊緣,一側是昔日台中主要藝術活動場地——中興堂;另一側則是思恩堂教會,這可是台中歷史最悠久的基督教堂之一。從前我只是路過看看,從沒真正走進去過。直到2024年4月,我正式加入思恩堂,開始穩定聚會。對我而言,那不僅是一個信仰歸屬的開始,更像是人生旅途中,悄然開啟的另一扇窗。 (台中思恩堂.李建崑攝影) 最讓人著迷的,還是那座砲台山,也叫「大墩」。相傳清康熙年間,總兵藍廷珍曾在此架設火砲,平定朱一貴事件。1895年日軍入侵,台人也曾在這裡設砲抵抗。更有耆老說,砲台山是清領時期對抗原住民的重要軍事據點。台中古稱「大墩」,或許正因如此。 (李建崑攝影) 我和台中公園的緣分,從大學時代就已經開始了。記得剛開學第一週,我便和系上一位來自台北的女生夜遊這座公園。同鄉的親切感拉近了彼此的距離,我們邊划船邊聊天,「促進促進」感情嘛。不料在換位置時,她一個不穩跌進水裡——成了我學生時代最難忘的一場「悲劇」。後來她畢業進入政界,成了時為行政院長連戰的重要幕僚,與連夫人方瑀也是閨中密友。命運的轉折總讓人嘆息,也感慨萬千。 服完兵役後我就留在學校任教,多年來,每逢新生入學,我總愛帶著導生們到台中公園走一走、聊聊天,順便介紹一下台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