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史經典《刺激1995》(《蕭申克的救贖》)——在希望中越獄,在黑暗中得自由
多年以前,我在中國大陸的某個網站訂閱電影資源,意外獲得IMDb評選出的〔影史Top 250〕電影下載合集。這250部經典作品成了我日常生活的寶藏,有空便重看其中一兩部,而最令我難以忘懷、反覆觀看的,仍是那部永遠穩居榜首的傳奇:《1995.刺激》,又譯《蕭申克的救贖》(The Shawshank Redemption)。 這不只是一部越獄電影,更是一首關於希望、自由、友誼與救贖的詩。 在絕望之地,種下希望 故事主角安迪·杜佛蘭(Andy Dufresne,由蒂姆·羅賓斯飾演)原是一名銀行家,卻因被誤控謀殺妻子及其情人而鍛入蕭申克監獄。在那座壓抑而腐敗的牢籠中,他結識了另一位關鍵角色——由摩根·弗里曼飾演的Red(Ellis Boyd Redding)。兩人逐漸建立深厚情誼,成為彼此的支撐。 安迪並非典型的「英雄」,他不激烈、不反抗,卻以堅定不移的耐心與聰慧,在冷酷制度裡靜靜扎根。他幫獄警報稅、替典獄長處理帳目、創建獄中圖書館,靠著腦袋和人格贏得信任,也悄悄鋪設逃生之路。 他用一把小鶴嘴鋤,花了近二十年鑿出自由的通道,並以智者般的布局,揭發典獄長的貪污罪行。最後在墨西哥展開新生,與獲假釋的Red再會於海邊。 經典台詞,道出生死哲理 片中兩句台詞,令人銘記: 1. “Hope is a good thing, maybe the best of things, and no good thing ever dies.” 希望是美好的,也許是世間最美好的事物,而美好的事物永不凋零。 2. “Get busy living, or get busy dying.” 要麼忙著活下去,要麼等著死去。 這兩句話直擊人生的核心選擇:你是選擇繼續掙扎前行,還是任由命運吞沒?安迪選擇前者,也讓觀眾在精神上與他同步,從被囚困的絕境中看見可能。 從基度山到蕭申克:經典致敬與精神延續 這部電影明顯受到《基度山恩仇記》(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)的影...